在全球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Robot Mall内,观众参观机器人舞蹈表演。
2025年被业内视为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8月8日至12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大会以“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为主题,吸引200余家国内外优秀机器人企业参展,其中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数量创下全球同类展会之最。
作为中国机器人科技创新的先锋阵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北京经开区”)凭借持续的产业布局与技术积累,已稳居我国机器人产业核心圈层。继今年上半年成功举办机器人马拉松等活动后,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再度于此启幕。这场汇聚全球智慧的科技盛宴,为北京经开区全域人工智能之城建设提供了强劲动能。
在机器人技术加速迭代背景下,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都有哪些新看点?是技术突破带来的“颠覆性应用”,还是产业生态从“单点突破”向“系统集成”的跃迁?此外,世界机器人大会永久举办地北京经开区的产业生态模式,能否为其他区域提供从“政策输血”到“创新造血”的转型范本?
走进大会现场,仿佛来到星空体育网站 星空体育首页了赛博世界。众多前沿机器人令人目不暇接,今年大会不仅机器人的数量种类更加丰富,而且应用场景也更加多样,可以提供陪伴服务,也可以进厂打工。走访中,中国城市报记者看到国内企业自主研发的一款具身机器人,能复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香囊制作技艺”的精髓。工作人员介绍,该款机器人具备卓越的感知力、稳定的操作和强大的交互能力。
中国城市报记者了解到,本届大会设置“产业发展”“创新应用”“技术融合”三大篇章,超400位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国际组织代表、院士和企业家将聚焦机器人领域产业趋势、应用实践、创新成果展开交流分享。博览会设置创新馆、应用馆、技术馆三大展馆,汇聚200余家企业的1500余件展品,其中100余款为首发新品,50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带来最新展品及行业解决方案,数量创同类展会之最。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大讯飞”)展台上,讯飞星火大模型与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备受专业群体关注。据悉,星火X1大模型支持超130种语言实时通用问答,可应用在机器人上实现无缝理解全球用户指令,做到“一语即通,无界交互”。
科大讯飞副总裁、研究院院长刘聪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机语音交互涉及的技术与语音、语义息息相关,主要包括语音识别、语义理解、语音合成三方面。大模型的赋能与加持能显著提升这些技术的效果、拓展更多可能。例如,基于讯飞星火大模型打造的星火语音大模型使语音识别效果提升了30%-50%,并且破解了强干扰场景下语音识别的难题;再加上高效的语义理解,自然流畅且能给出合适情绪反馈的语音合成效果,让智能机器人在工业巡检、医疗陪护、教育服务、家居养老等场景提供更智能、更人性化的服务。
2025年是实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冲刺年。根据行动计划,到2025年,北京经开区机器人研发投入年复合增长率达50%以上,搭建50个机器人应用场景示范项目,规上工业企业机器人密度达到360台/万人,产值规模达到100亿元。
在此背景下,作为世界机器人大会永久举办地,北京经开区结合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同步举办“E-Town机器人消费节”。消费节以“Robo惠购,亦庄必Go!”为主题,包含“体验4大消费场景+构建4大服务体系”两大板块,为企业端用户、线下及线上消费者提供机器人购物体验、特色餐饮、文创产品、打卡活动等一站式服务。
中国城市报记者走进亦庄街区,各类场景中均可见机器人的应用:做咖啡、摊煎饼、辅助教学……以往依赖人力的各类生活场景,逐渐迎来机器人的身影。
位于北京亦庄的全球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Robot Mall,机器人舞蹈表演吸引参观者。工作人员介绍,该4S店提供机器人的展示、销售、定制开发等一系列配套服务。值得一提的是,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同步呈现Robot Mall首创的覆盖机器人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模式,这标志着机器人产业服务从单一产品展示向生态化服务体系的战略转型。
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北京经开区正全面建设全域人工智能之城,海量消费者将在此沉浸式体验科技消费新场景。消费节的举办,不仅弘扬产业创新文化,更以消费侧需求反哺研发端,推动机器人产业从“技术驱动”走向“需求驱动”,形成“研发—应用—反馈—优化”的闭环。
以场景为基础,北京经开区还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强化关键要素保障。同时,持续推动“一个园区”能级提升,依托亦庄机器人产业园承载重点项目,吸引“机器人+”上下游企业落地。
北京经开区良好的机器人产业发展环境,吸引了大量机器人研发制造企业前来考察合作。中电海康无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锡科技”)就是其中一家。其以建设世界一流小微特机器人科创园为目标,在参加今年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无锡科技与北京经开区有关部门以及多家本地企业开展了深入的合作交流,积极为小微特机器人产业进行前瞻性布局规划。
无锡科技总经理朱兆魁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小微特机器人的特点,是能进入人工或中大型机器人难以触及、操作风险极高的环境。然而,技术上及场景上的限制导致其产业化速度远低于工业和服务机器人。无锡科技希望结合自身技术优势,围绕应急消防、安全巡检、水下作业等应用场景,助力北京经开区小微特机器人产业发展。
从世界机器人大会的成功举办,到北京经开区在机器人领域发挥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创新,再到我国多地借助机器人产业推动城市综合治理与发展,不少与会专家和企业家均向中国城市报记者表示,这一现象充分彰显出AI和机器人的系统集成能力与城市治理和发展场景高度契合,为智慧城市建设中机器人技术产业化落地提供了强大助力,加速智慧城市从理念向现实的转变。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理事、韬奋基金会人工智能与未来传播专项基金主任金晖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久前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要求。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机器人技术应用,是AI、数据、机器视觉、动作捕捉、强化学习等多种前沿技术的工程化集成体现,其产业化进程直接影响着智慧城市建设的速度与质量。不过,未来若要更好地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机器人技术的作用,政府还需从五个维度着手推进。”
金晖说,具体而言,一是强化“技术+场景”融合,要从用户需求出发,以场景为牵引,推动机器人企业与城市治理场景深度对接,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方案;二是打造智能基础设施,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底层支撑。通过推动“机器人+新型基础设施”深度融合,破解智能感知等关键环节短板,加速规模化应用;三是加快标准协同进化,助力城市管理规范与机器人行为等兼容重构;四是建设测试与示范平台,借助“城市实验室”等模式,为机器人技术提供真实的测试环境,提升技术转化速度;五是建立联动创新机制,整合各方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
智慧城市建设涵盖信息基础设施、智慧交通、运营管理、产业赋能、数字化公共服务等协同创新融合,针对这些特点,讯飞提出依托大模型与具身智能技术展开深入探索。刘聪介绍,讯飞将助力具身机器人提升对多种环节的复杂场景信息的感知、理解与思考能力,使其能够实现更泛化的操作。例如,讯飞孵化的聆动通用所打造的行业级具身机器人已深入产业赋能环节,助力传统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在3C制造、仓储物流等领域创造新一代具身劳动力,为智慧城市各行业注入活力,提升城市运行效率,推动城市治理与发展迈向智能化新台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房产税已确定?专家提出“免征面积”,超出面积或交1.2万元,是真的吗?
荣耀Magic V Flip2详细参数曝光:骁龙8 Gen3+自研C1/E2芯片
荣耀 Magic V Flip2 将于8月21日发布:或将又是折叠屏里程碑之作
荣耀Magic V Flip2详细参数来了,2颗自研芯片加持,就是电池有点小